Now Reading
如果欧美在电动化的进程中减速怎么办?

Stellantis 的CEO唐唯实,对大趋势的判断是非常准的,之前也是他第一个对中国产电动汽车在欧洲市场份额提出了担心。这一次他又是第一个,对电动汽车发展速度放缓的担忧表示,Stellantis 正在准备应对可能发生的逆转。

他的核心理由,在即将举行的欧盟议会和美国众议院选举中,公众舆论和政策对电动汽车可能发生逆转,因此Stellantis正在与管理团队一起准备应对各种情况的方案。

Part 1

基于现实的路径

在2023年,转向电动汽车的痛苦已经出现了:

1)英国首相里希 · 苏纳克宣布,原本定在 2030 年开始生效的燃油车禁售令,将被延缓五年,推迟到 2035 年,而且即使在禁售令生效以后,二手燃油车也仍然被允许出售。

2)欧盟和德国已就拟议的2035年新内燃机汽车销售禁令达成协议,将包括豁免电子燃料的情况。根据协议,2035年之后,内燃机汽车仍可出售(使用碳中和燃料替代品)。德国对2035年欧盟新内燃机汽车销售禁令的反感情绪逐渐加剧,几个盟友加入了反对电子燃料缺乏明确性的行列。德国交通部长Volker Wissing是该国改变主意的领导者,他表示欧洲应保持技术中立,允许内燃机车辆使用二氧化碳中性燃料在2035年后重新注册。

唐唯实的观点比较犀利,2024年将有两次重要的选举,即6月的欧洲议会选举和11月的美国众议院选举。他认为届时政策可能会有所不同,如果公众倾向于减少电动汽车数量,Stellantis 可能需要调整策略,但是并没有透露逆转可能对Stellantis带来的具体后果。

欧盟已经确定,从2035年起,新注册的汽车将不再允许排放二氧化碳,车队限制必须在2035年前降至零。尽管大多数汽车制造商都在调整驱动策略和开发纯电动车型。在这里的核心问题,还是从跑在前面的中国来看,电动汽车转型需要做的工作很多,而不管是欧盟还是美国,和中国的竞争优势是处在弱势的。

简单来说,革命不是请客吃饭,在电动汽车替代内燃机的过程中,价值链是重新被分配的。如果欧美不能接受自己在垂直整合,在电动汽车产业链中已经落后的事实,那政策层面是在选举中发生转折。

Part 2

中国的特殊的地方

我们仔细思考,为什么中国电动汽车规模和渗透率在全球范围内最高的时候,还能保持最高的增速,在这里有两个核心。

1)供给:我们打通了从原始材料到电池制造一整套产能,而且把产能扩展到TWh,做好了准备,也把价格打下来了。所以我们看到2023年,在中国电池材料价格的降低速度超出了所有人的设想,估计需要大约2-3年的时间才能完成的成本下降过程,几乎在今年2023年一年内就已经全部实现。今年新能源车市场几乎没有经历补贴递减过程,年底的抢购潮并未发生,动力需求也相对平稳。储能领域仍然没有显示出复苏的迹象。电芯原料成本继续下降,铁锂电芯的材料成本为293元/度电,三元电芯材料的成本为448元/度电。

2)基础设施:中国的充电基础设施,不管是从交流充电和直流充电系统,都是远远超出了欧美的想象。最重要的是,我们的电网,先进程度是首屈一指的。而不管是欧盟还是美国,根本没做好大规模转向电动汽车的准备,欧盟委员会计划制定一项高达5840亿欧元(约合人民币4.55万亿元)的计划,对欧洲电网进行全面检修和升级,以迎接不断增加的可再生能源电力需求。

所以现在的核心问题,从传统内燃机到电动汽车,欧盟在没优势的情况下,不仅现在的汽车产业赚的钱将来没有了,欧盟的市场也会被中国预期拿走20%,甚至将来可以到40%。那欧洲汽车工业还存在吗,这是个巨大的问题?

现实是,欧洲🈶322家汽车工厂,欧洲有1290万份工作,包括240直接就业和1040万非直接就业。

随着特斯拉的运营情况被大家搞清楚,我们发现现实来看,欧洲、美国、日本和韩国这些国家的汽车产业本质都是一样的。转型电动汽车,是需要代价的,这个代价能不能付得起,是需要思考的。

芝能观点:1)2024年,欧美日韩政策可能会出现变化,特别是经济变弱出现系统性裁员的时候。今年UAW的要求,在电动化时代没办法满足的2)2024年,我们可以看到欧美日韩可能把整个过程拉长,然后用“碳中和燃料替代品”来续命所以从全球来看,我们已经做出了世界级的成就,但是往前走一步,一定需要智能化作出让消费者有本质差异的产品。光靠电动化,我们已经做到了低价供给,充电桩铺满,但是产业的同质化带来的劳动力挤出效应痛苦,我们也在承受。智能化是不得不去做的事情,否则我们可能继续走在一条孤独的道路上。 

小结

唐唯实是个睿智的人,我们借着这个判断来思考和探讨,整个世界电动化的趋势可能会被拉长,而中国则勇往直前。

欢迎关注 「芝能汽车」

—END—

几何四驱 • 精选
四驱·趋势标:数读 · 2022(四月) |  SSP平台 | E-Fuel | 数读 · 2021(全年)电动化 | 汽车零部件供应链 | 氢能战略 | 欧盟碳排放 | 彭博社报告 | 新冠病毒 | 德国疫情 | 电动化在中国 1 | 电动化在中国 2 | 德国汽车业 | 电动化在德国 
四驱·車馬炮:車馬炮 Vol.01 車馬炮 Vol.02 | 車馬炮 Vol.03
四驱·车几何:设计师访谈-Mr. Ahn Dre | 草图日记本 1 | 草图日记本2 | 手绘视频详解 | SUV手绘教程
四驱·卒象士:特斯拉 | 博世 | 未来驾舱 | eCall
四驱·車资讯:赫伯特·迪斯 | 新能源趋势和方向 | 欧洲动力电池建厂计划 | 柴油门 | 特斯拉危机 | 电动汽车欧洲自驾 | 电动车型盘点2021 | 欧盟气候目标 | 德国大陆集团 安全气囊
四驱·硬核标:德国充电桩 | FMEA方法模型 | Eclipse Kuksa | Event Data Recorder | 冰羚 | 涡轮增压 | ADAS系统
「几何四驱」已入驻「知识星球」我们希望可以用“知识”搭建一座“城邦”,只为专注服务人群中2%的终身学习者!

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: 几何四驱

What's your reaction?
Love It
100%
Like It
0%
Want It
0%
Had It
0%
Hated It
0%
About The Author
王晓峰
德国经济工程工学硕士 十一年德国汽车行业质量管理经验,拥有VDA 6.1/6.3/6.5以及IATF 16949 二级审核员认证资质。曾先后服务于多家世界前十的汽配集团,负责过质量体系的开发和改进,以及供应商全球化体系的质量管理与审核。现任职于某德国顶级汽车供应商ADAS商业单元,任职质量经理,负责多款主流车载传感器的项目对接,质量控制计划制定,产品工艺品控以及生产流程审核!
Comments
Leave a response

You must log in to post a comment